idaqin@daqinedutech.com
13552398598 / 13041061841

学学文艺青年打开电影的方式(下)

达勤教育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笔者按:
漫漫求学路上,你是埋头苦读的Nerd(书呆子)还是思维活跃的Geek(极客)?估计没人想当前者。想成为酷酷的极客,你的词典里不能没有——电影。
为了引导大家深入思考电影的那些事,达勤教育将连续推出两期和读解电影有关的科普文章。装酷之余,别忘了正事,愿你珍惜光阴,笑着学习,以后在托福雅思考场上碰到电影题(事实证明越来越常见),也保持轻松镇定。
 
 
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看一部电影前去主动了解一下这部电影的口碑。因此,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些有见地、有态度、值得信任的影评人,在不被剧透的前提下看看他们的推荐指数,然后再做决定。

当你看完一部电影,独自回味的同时,一定会和身边的人有所讨论,不妨写下你的感受和分析,和师友分享,或者发布到网络上,寻找和你看法相近或相左的人。当你跟别人解释为什么喜欢或讨厌一部电影时,会发现自己的理解比开始意识到的时候更复杂和细致。通过揣摩观点、搜集证据、组织语言,可以提高分析的意识,开发原创的思维,调整肤浅或轻率的认知,从而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感。另一方面,别人的评论是我们的资料库,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基石,但绝非真理,我们只有积极调动批判性思维,带着谦恭的心和质疑的脑去寻找共识和漏洞,才能进一步修正或者更加坚定自己的判断。因此,影评分享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社交活动。
 
如何评价电影的质量?
 
电影评论,听上去很严肃,其实它也有面向大众的推广评介和面向专业人士的理论分析两个极端。
 
前者中肯定包含一些中肯的评论,但也可能包含了一些不那么负责的言辞。我们既要警惕夸张的溢美之词,也要谨慎对待“垃圾”、“烂片”这些谩骂,因为它们可能来自倾向性极强的铁杆粉丝、宣发方或者专业黑粉。
 
能写出非常专业的影评,靠的是阅片无数、学识广博,但是,这类文章过于学术,普通影迷读起来都费劲,更别提写了。

那么,“文艺青年”评价电影的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1.    找到参照体系
不消说,看片量是评价的一个基础,但你不用非得看他三千部才有发言权,假如你系统的看了五十部公路片,或者马丁·斯科塞斯的二十部作品,你一定对这些电影之间的基本共性(如主题、人物、结构、技巧,等等)和历史演变有了更多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这就算建立起了一条比较可靠的参照轴。
 
当然,参照轴的维度越丰富越好,我们才能更准确的给电影定位,包括判断它是平庸的还是高级的,典型的还是颠覆的。兴趣广泛的同学甚至可以从绘画、音乐、建筑等其他艺术形式中找到参照。简言之,你的阅历就是你的参照体系,只要你明白,电影是一门有自己独特语言的综合艺术(详见下一节)。
 
评论,说到底是在比较。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广受文艺青年好评的电影,当1994年被当时的主旋律题材《阿甘正传》抢去风头后,却在若干年后在IMDB上雄起,从此稳居口碑排行榜第一。这个排名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的眼光和观念的历史演变。

反观该电影,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称得上优秀。而很多人和我一样,认为该片的剧作是最杰出的。那么,原著和编剧斯蒂芬·金的所有电影作品就成为了我们的一个参照轴。

斯蒂芬·金的文学作品很适合改编成电影,他也曾多次亲自操刀改编,如《魔女嘉莉》、《闪灵》、《伴我同行》、《绿里奇迹》、《迷雾》到《小丑回魂》,等等,惊悚和悬疑是他最擅长的技巧。这个技巧也天衣无缝的嵌入到《肖申克的救赎》这样一个更有普世价值的影片中——当监狱长打开安迪藏着锤子的圣经时,观众拍案叫绝,压抑的情绪得到一次充分的宣泄。而这个情节也非常符合影片的人物设置——清清白白、靠着知识和能力自我救赎的安迪给了贪腐成性、抱读圣经却毫无忏悔之意的监狱长当头一棒。

 
2.    电影的语言和主题
上文已经提到,电影是一门有自己独特语言的综合艺术。而我们评价电影时,应该首先关注电影本身的语言,从电影语言和电影主题之间微妙而复杂的联系来进行分析,是比较尊重电影的一种评价方式。
 
我们可能已经知道电影语言包括了叙事、人物、声画和剪辑。但场面调度是更加基本的电影语言,恰恰也是我们圈外人最不熟悉的。场面调度是一个具有宏大内涵的词汇,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这也符合电影的特点。场面调度究竟包含了什么呢?演员和表演、场景和空间、服装化妆道具、摄影和照明,也许还有更多和视觉相关的内容。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各个镜头场景安排的原理和效果。

 
场面调度是动感的、丰富的、明快的,还是沉静的、单一的、压抑的,并不代表电影质量和价值的高低,因为它的目的除了取悦观众,更多的还是服务于故事的主题。好的场面调度可以营造特别的空间感,提示叙事视角的切换,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人物关系的变化,烘托故事的氛围和基调,重复和强调某些观点。

 
场面调度的水平是检验作品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部成熟的作品,绝大多数的调度都是主创精心设计、有意为之的,它们引导观众的视线、情绪和思考,并一次次的延伸汇合至主题。一部不成熟的电影可能就是因为缺乏场面调度的技巧和条件而让人感觉粗劣、平淡和混乱,从而削弱了主题的表达。

 
例如,2014年的电影《鸟人》讲述了一个好莱坞过气演员急切地想通过自编自导的百老汇剧目重塑自我价值却屡遭打击的故事,主创在影片中挑战了“一镜到底”的极限,也就是用手持摄影机、长镜头这种场面调度,通过看似无缝的技巧衔接起来,让观众被故事紧紧抓住却又感觉不出时空的跳跃。

这种调度到底是帮助强化了主题还是一种过度的炫技?我倾向于是前者。
电影中的男主角正在经历从渴望到失望到绝望的人生最后的癫狂,这一点,手持跟拍的带入感确实更强,加上男演员本身和角色之间的相似性(都演过某侠,都过气了),画面流畅的运动感配合他的灵魂体验式表演,让我们很容易跟主角产生共情反应。

近距离广角拍摄的人物对手戏展现了故事中各种极端对立的视角,这些视角对主角的行为和动机构成了悲剧性的反讽;角度不断变化的跟拍镜头把舞台前后、剧院内外、白天黑夜、现实幻觉一气呵成的呈现出来,是对故事中舞台剧形式的呼应,也从形式上站在了好莱坞制片厂体系的对立面,而这正是电影的主题所要触及的主题之一。

 
每部电影的主题,多少含有其主创的价值观输出,并且受到历史和文化的限制,只有综合这些背景,你才能够准确的判断,你所观看的影片是否无病呻吟?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否隐含了某种潜在立场?还是在审查制度的压力下回避了某些问题?

 
影评网站上的很多网友都在谈论电影的故事、人物和主题,但相当一部分是缺乏论据支撑的,现在你知道了,点评电影最好从单纯的感性认识中抽离出来,从细微末节处分析电影语言,看看哪些结构、调度、音效或剪辑的手法是你熟悉的?哪些是让你感到陌生和困惑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再从整体上梳理叙事脉络,看看所有这些元素是否巧妙的支持了主题,还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    电影的风格
如果说电影的语言技巧和主题表达尚可以高下评断,那么风格——也就是电影形式上的特点——更多代表了作者的一种审美取向和哲学观点。在时间的积累和观众的认同作用下,也可以逐渐变为类型片的特点。
 
比如说“黑色电影”这个类型的名字就指向了一种视觉风格,低照度和高反差的画面营造出无尽黑夜的悲观感受。

 
而美国西部片通常发生在广阔无垠、黄沙漫天的原野上,且总是充斥着激烈的打斗元素。
 
 
有一些导演的风格类型主题无关,辨识度非常高,这些导演往往会深度参与到作品的编剧、摄影、美术等各个环节中去,以一个作者的姿态全盘掌控影片的风格。
 
韦斯·安德森的影片题材各异,却都有强迫症似的画框结构,直面镜头的人物表演,精致的服装和内景,外化成气味的情绪。然而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他的这种对于完美工整的偏执似乎找到了和主题呼应的地方。
 
侯孝贤非常擅长把握本土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他的影片常常启用非职业演员,喜欢拍摄有悠远纵深的全景,即使是内景,也可能出现多重的视觉焦点,信息量很大,镜头的组接缓慢而诗意,一看就是侯氏电影。

 
姜文认为把观众迷惑电影故事里,再突然拽出来,是一种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的高明手段。他的代表作《让子弹飞》是怎样把观众拽出来的呢?荒诞的情节,急转的情绪,外化的表演。让你居高临下,审视这些夸张甚至突然不合理的角色,让你在紧张或悲伤的时候突然忍俊不禁,在嘲弄的氛围中思考人物动作、起承转合传达的深意,这就是疏离的效果。美国导演组合科恩兄弟的影片也有类似的疏离、诙谐的特色。


 
最后,评价、争论都是思维体操,希望大家在互动的时候,多一些一针见血,少一些抬杠诋毁,电影终归是场梦,总有散场的时候,而你给自己留下了点什么,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