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qin@daqinedutech.com
13552398598 / 13041061841

当我们谈论“国际化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达勤教育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到“国际化教育”,很多人直接想到的就是上国际学校或者出国留学,当然,这些是国际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在这些现象和“国际化教育”的概念之间画上等号。近十年来,对于“国际化教育”的含义和目的,国内有各种纷争。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有意义的话题:到底什么是国际化的教育?

宏观地讲,教育的国际化从二战结束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就开始了,各国文化教育交流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日益频繁。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这是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
 
我相信,多数家长在孩子不可逆转的教育之路上披荆斩棘、孤注一掷,并不是出于特别功利的目的,也不会把所谓的“性价比”作为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希望孩子成为可用的人,成为孩子想成为的人。而决定是否及如何让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之前,我们不妨深入理解这个概念,避免走入一些误区。

我们先来看看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对 “国际化教育”比较有影响力的解释。IBO认为“国际化教育”的定义包含了以下内涵:
Ø  从文化、语言、学会共处等方面培养世界公民;
Ø  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Ø  帮助学生了解和形成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念;
Ø  增强学生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以养成发现未知、喜爱学习的精神;
Ø  培养学生通过个人和合作进行学习、求知的技能并学会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Ø  提供国际(课程)内容,同时回应地方的需求和利益;
Ø  鼓励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Ø  提供恰当的(学生成绩)评估,确保国际水准。
 
据此,我理解的“国际化教育”同时强调多元共生、普世价值、个性发展和协作沟通。下面我想就三个常见的疑惑做一些个人的解读。
 
国际化教育就是学外语或双语教育吗?
答案是否定的。外语是我们在世界各地学习交流的工具,也是未来全球化就业的基本要求,但它不是国际化教育的全部。

当然,熟练掌握外语本来就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就拿最常用的英语来说,考过托福、雅思、GRE也不代表你能轻松应对美国大学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任务,更不代表你能和美国本地人无障碍的交流或高效的沟通,如果语言水平不足以为你搭建较深的社会关系,你仍然很难融入。职场也一样,美国的印度人之所以看上去比中国人爬得更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第二母语是英语。但是,请别忽略,印度的的文化和体制也比中国更接近美国。
 
国际化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训练语言而已。在未来的诸多竞争中,语言只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加分因素,它远没有学习能力和文化包容力等因素重要,而这些重要因素是可以拉动语言的提升的。华裔脱口秀演员黄西,操着一口浓重的中国口音走上了美国电视记者年会的舞台,赢得了满堂喝彩。在那么多华人脱口秀演员中,他的语言绝对不算纯正地道,但他凭借对文化差异的敏锐观察和中国式幽默获得了成功。

我们鼓励孩子走出国门,也是因为,国外的生活和学习能给孩子更多直接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学习不仅仅是你学了多少单词、概念或公式,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用过的物品、触碰过的历史,都是你的学习素材,都是你的教育资源。所以,除了上课,多参与一些活动,结识不同的人,或者有计划的旅游、参观、访问,都是对孩子教育的良好补充。
 
国际化教育是我国体制内教育的对立面吗?
我不赞同这种说法。
 
体制内教育的诸多弊端导致反对声不绝于耳,比如灌输的教学方式,标准化的筛选机制,对素质教育的轻视和误解,这些问题无法回避,但只要尽早意识到,我们就可以想办法从其他渠道尽量补救。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体制内教育的的优点,比如说对基础知识的重视,比如扎根中国本土的传统教育。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教育经历里没有任何留洋背景。

体制内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概念有交集不重合,但它绝非国际化教育的对立面。相反,一些束缚我们的思维反而有可能阻止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国际公民。比如一些移民美国的华人家长,喜控制,好攀比,逼迫孩子学习的程度甚至远远超越了我们体制内的中国家长,导致孩子精神抑郁。还有的孩子独自出国,却放弃了学习,大把挥霍金钱和青春。其实,美国本地的优秀学生确实很忙,但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很强,这多半得益于学校和家庭的积极引导和宽松氛围。在中国也一样,最好的教育在家庭,具有国际视野的父母知道何时给孩子推力,何时给孩子卸力,知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和知识积累一样重要。

国际化教育是开放、多元、包容的。不管是中国教育、英国教育还是美国教育,其教育体系越开放,所包容的差异和元素越多样化,国际化程度也就越高。国际化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外国人,正如龙应台所说,国际化是“知己知彼”,国际化的教育可以让你更懂世界,并且让世界更懂你。
 
所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系统接受国际化教育的的具体时段,可以是小学、中学或者是大学,也可以是寒暑假的国际课程。其余的时光里,就让孩子充分吸收国内教育的养分,在你们的陪伴下成长。
 
国际化教育是为了培养精英或领导吗?
 
我认为这样的说法不准确。
 
百度词条解释精英,是指社会的成功人士,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能力、见识、财产、素养等诸多方面超过大多数群众,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和作用。精英这个词虽然原本代表一些优秀的人,但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在使用时带入了“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的贬低含义。至于对领导的理解,地域差异就更为明显了。有人认为领导是组织者和带头人,有人认为领导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还有人认为领导是和形式、官僚挂钩的。

因此,最好不要把国际化教育和这种一言难尽的现实目标直接联系在一起,狭隘的认为国际化教育只是为了培养社会阶层的塔尖人群,服务于有钱有势的少数人。要知道,精英教育在国际上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国际化教育应该给青年提供了解世界性问题的知识,培养他们对于世界性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决心。而世界性问题往往是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比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精神危机和恐怖战乱,等等,同时,底层边缘人、少数族裔也应该在年轻人关注的范围内。

我们可以改变一种说法,认为国际化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影响力或领导力。这也是全球化时代向下一代提出的素质要求,他们不能再消极的禁锢于小我之中,而是要开始了解和关注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积极磨练自己的前瞻力、决策力、组织力、执行力和感召力等,为将来解决世界性问题作准备。
 
另外一种和“影响力”或“领导力”类似的流行说法,是“全球胜任力”。国际排名最高的国内高校清华大学,于去年成立了“全球胜任力”指导中心。他们将这个新名词延展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层面,包括道德与责任,自觉与自信;然后是人际层面,包括开放与尊重,沟通与协作;最后是认知层面,包括世界文化、全球议题和语言。这恰好是对国际化教育的极佳解释。
 
 
综上,国际化教育不是单纯的课程或技能,不是脱离本土的去根运动,也不是高大上的镀金之旅,它是全球化背景下个人自我意识和视野格局的全面提升,是孩子们独步天下、走向未来的必经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