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qin@daqinedutech.com
13552398598 / 13041061841

叛逆厌学?这两个公式帮你找到突破口


达勤教育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达勤教育的客户中,有80%的家长经历过孩子“突发”或“慢性”的厌学情绪,基本都发生在初高中期间,也就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父母和子女沟通不畅,因此过来求助于我。我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心理学也是我的必备秘籍,每次最快乐的就是看到父母或孩子脸上的愁云散开,精神焕发。今天,打算从理论层面分享一下对这个共性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学业的难度升级,自身生理和认知结构的变化,难免出现内忧外患,这不是坏事。他们开始懂得反思,会不断质疑和重新界定自我角色,只是消极的自我意象和自卑感可能会反复出现甚至击垮他们。

他们仍然在暗暗关注父母的亲密关系,渴望父母的爱和理解,但不再希望父母用原来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他们的人际关系重心转移了,学校和同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重要地图,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会增强他们的价值感,而不被同伴接纳会导致严重的情感问题。
 
以上列举的种种因素,都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学习,并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发生。
 
 
如何重新唤醒孩子的学习意愿?如何持续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我认为,可以先从“动机”着眼。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动机不仅影响着孩子对学业的投入程度,也影响着孩子学业的质量。动机强的孩子在没有外力控制的环境下仍然会有良好的表现,在经历学业挫折的过程中,动机强的孩子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耐力会比动机不足的孩子强很多。
 
在心理学界,关于动机的的理论分支就有不少,并且在教育领域起到了很好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影响深远,他提出的一套公式如下:
成就动机强度(Ts)=成就需要(Ms)×期望水平(Ps)×诱因价值(Is
成就动机Ts是指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成就需要Ms指的是个体对追求成就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期望水平Ps指的是个体对完成某一任务可能性的估计,诱因价值Is指的是个体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的价值和满足感。

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很渴望在所有竞争中获得成功,那么他的Ms值是较高的;如果他认为打赢某场围棋比赛对他来说尤为重要,那么他的Is值就会提高;如果他认为该场比赛的对手实力比自己弱很多,那么他的Ps值也会很高。而公式中乘号的意义在于,假如该学生认为自己的胜算为零,或者完全不在乎比赛的结果,那么不管其他因素如何,他的动机水平都会是零。
 
值得注意的是,阿特金森认为Ps和Is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Is与Ps有相反的关系,公式表示为Is=1-Ps。所以,在困难的任务中获得成功的价值要大于完成简单任务的价值,而当Ps为中等(0.5)的时候,动机最强。根据这一理论,当两个实力相当的运动员对决时,双方一般都会竭尽全力,而一场实力悬殊的比赛往往不那么精彩,就是因为双方都不会很拼。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统一起来,并用数学模式简明的表述出来,揭示出了影响成就动机的某些变量和规律。他还用实验检验并证实了其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对动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巨大的贡献。
 
但是,阿特金森的理论模型还是很不完善的,其中一个主要缺陷是,人的成就动机更多的被看成由内部因素所激发,而没有充分看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成就动机的作用。
 
 
成就动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机,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应该都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这一点上,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提出的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做出了延伸和补充。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人们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象,而自己在活动中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分析和解释(也就是归因)是以后行为的基本动因。该理论指出,归因总共分为三个向度:
1、控制点: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能力、努力及身心状态等个人条件(内部控制),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部控制),如任务难度、运气。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比如能力与任务难度都是不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比如努力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而其他大多因素非个人所能控制。
 
韦纳模型中的(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维度,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比如,一个学生可能会将考试成功归因于努力(内部×不稳定×可控),那他就会以不努力为耻,从而在以后更加努力;假如他将其归因于聪明(内部×稳定×不可控),则他可能会对下一次的成功很有自信,从而可能不再继续努力。

 
如何提高动机?
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是学校和教师份内的工作,然而如果脱离我们家长的辅助和配合,效果还是会差很多。那么,在初步了解了以上这两个公式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     调整任务的难易程度
根据阿特金森的理论,学生的期望水平Ps和价值诱因Is此消彼长。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考前班级前十名,而孩子每次都能轻松完成,或者孩子从未达到过,那么他(她)的动机就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或者变得越来越微弱。
 
与其我们对他们不断灌输期望值,不如帮助他们自己设计目标,因为一条重要的动机规律是,当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非别人强加时,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目标不一定是基于和比较和排名的,但最好是可望可及却又不能轻易达到的。
 
  1. 提高内在动机
撇开阿特金森理论中期望水平和价值诱因的绑定关系,我们其实是可以单方面提高学习的内在诱因或者说内在动机的。这一渠道的关键在于激发孩子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除了课堂,我们还可以在生活和社会的实际场景中,在艺术馆、天文馆和博物馆中,在听演讲和看演出、看电影的过程中,在夏令营和游学访问中,不断激发孩子,让他们兴趣盎然,自己提出和思考问题。

另外,有条件的话,让孩子结伴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有研究表明,使用合作学习的学生,其学习和保持的知识量远远高于那些只是自己归纳或仅阅读了材料的学生。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虽然合作的双方都从活动中受益,但在学习中负责讲授的一方比充当听众的一方获益更大。
 
  1. 有原则的提供外部诱因
上文提到,阿特金森的局限之一,是价值诱因Is只是指向了内部诱因。诚然,内部诱因是最重要的动机因素,也是帮孩子实现自主学习的最重要因素。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外部诱因也是可以合理利用的。
 
现实的情况是,不可能所有课程都让孩子持续感兴趣,也不可能所有老师的讲课方式都是充满吸引力的。在必要的时候,家长或者辅导人员可以介入。让他们明确课程的重要性,向他们具体解释每项任务的要求和目标,要求越具体,孩子们越能在清醒和可控的状态下,提高完成的质量。
 
韦纳的归因理论提出了控制点的概念,控制点在解释学生成绩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研究也证明,智力水平相当的学生中,内部控制点较高者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就是学生将成败归因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时,将更有可能获得成功。所以家长应该强调努力程度的作用,并且及时对孩子的进步作出明确具体的反馈,必要的时候,给予奖励。要注意,奖励应该在孩子不感兴趣的课程任务完成后给出,而且取决于任务完成的质量,最好是社会性奖励(比如表扬)么不是物质奖励。

  1. 克服习得性无助
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抱有恒定的期望,避免给孩子的反馈和奖惩出现前后不一、不可预测的情况,因为这样可能会让孩子面对失败更加无助——这就是习得性无助。此时,孩子的学习动机丧失,厌学情绪达到高潮,认为“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
 
如果习得性无助已经出现,孩子消极学习或拒绝上学,课业越落越多,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有决心为孩子付出更多,何况这可能只是短暂的阶段,要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反馈体系和阳光健康的学习环境,因为这些孩子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其次,发扬孩子的优点,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是多元的,让孩子充分利用他(她)最擅长的技能来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
第三,克服现有的缺点,帮助他(她)搭建知识体系的脚手架,辅助解析弱势科目的难点,单独攻克难题并不断给予鼓励。
第四,为孩子创设独特的挑战性的活动,让孩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建立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逐步走向成功。

 
 
不管是自设目标、情境学习、合作学习,还是合理的奖励和反馈,我们的目的是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渡过危机,能够最终走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不但拥有有效的学习策略(比如知道如何分解步骤化繁为简、知道何时泛读何时精读,等等),还有很强的内部动机去坚持使用这些策略,直到满意的达成目标。自主学习是大学里优秀学生的常态,也是内在动机最高的一种学习状态,它使得我们能够主动的去建构、吸取和运用知识。
 
厌学不可怕,与厌学抗争是青少年教育的必然过程。当孩子摆脱了负面情绪的阴影,找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我们家长才能在孩子上大学后真正解放身心,高枕无忧。